賀 李董事長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100年度「工程獎章」、及本公司榮獲「工程優良獎」等獎項
2011/06/03
中國工程師學會100年度聯合年會及慶祝工程師節大會於6月3日假中油公司國光廳一樓舉行,馬總統特地蒞臨會場,親自為受獎者一一頒獎,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由李建中董事長、張荻薇總經理代表出席受獎。
李董事長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一百年度「工程獎章」,該「工程獎章」為表揚對國家社會有重大貢獻或發明之個人會員,也是中國工程師學會位階最高的工程榮譽獎項。「工程優良獎」由本公司張總經理代表領獎。
台灣世曦於100年度獲獎之優良工程中,有多項參與設計、監造,因此獲頒「工程優良獎」;參與設計及監造計2項:1.機場捷運CU02A標機場段潛盾隧道及深開挖工程;2.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環灣景觀道路工程第CH02標。參與設計計2 項:
1.臺北捷運蘆洲綠CL700B 區段標工程;2.汐止高架鐵路工程汐止段第三軌高架工程。
李董事長並於大會中致詞,致詞內容如下:
學會林理事長、各位前理事長、籌備會呂主委及各位貴賓,大家好!
今天很榮幸能站在這裡獲頒中國工程師學會的工程獎;更慶幸能在學會百年慶上接受國家元首親自頒發獎章;更是空前殊榮。
回顧中工會百年以來已經有六十三位得獎者,其中包括完成長江大橋的茅以昇教授、開發台灣電力的孫運璿院長、領導榮工多年的嚴孝章處長、主持中鋼的趙耀東部長、主持台北捷運的齊寶錚局長…莫不是功績彪炳的前輩。能夠加入這個行列,對個人生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在此要特別感謝評選小組各位委員的厚愛及理監事會的支持。
個人從民國五十六年在成功大學成為一名工科的學生開始至今已有四十餘年時間;除了求學期間外,包括三次進出中央大學一共任教十六年,榮工處三年,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九年,到現在台灣世曦任職已近三年。歷經學術、政府與產業多重角色,特別感受到身為工程師的艱辛與自豪。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所學習的知識是艱澀而困難的,在工作時是忙碌且辛苦的,在工作完成時是則滿足而快樂的。因此,個人一直以改善工程師的工作環境為職志,期待在法令環境、作業空間以及運用的工具上都能大幅提升,才稍能回報工程同道們的辛勤,期望工程師能在更有尊嚴的環境中充分發揮。
在過去數十年的生涯中如果稍有成效,也應歸功於教導我的師長、提攜我的前輩及互相扶持的同道和同事,特別在此要向他們表達我的謝意。
工程建設是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中華民國從建國至今一百年,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國家建設成果,工程人員日以繼夜的付出與投入,長年默默奉獻、腳踏實地推動各項建設,對於青年朋友是一種啟示與鼓勵。工程師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是默默工作的無名英雄,台灣很多重大的公共建設,都是這一群無名英雄所努力的成果。
當年許多主持台灣重大建設工程的前輩,如李國鼎先生、孫運璿先生等著名工程師,他們都是中國工程師學會成員,也曾是中工會的理事長,都成為我們的典範,為社會所推崇。也期待工程同道們能承續各位先賢的功業,繼續為社會的進步奉獻。
近數十年來,由於商業的興旺、服務業的發達、製造業的外移...社會對於工程師的需求似乎有所改變;另一方面,國家建設經費縮減,工程相關的各個行業莫不受到衝擊,這些都是我們現在正在面對的挑戰,期待政府能夠正視。畢竟工程產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未來的繁榮仍然必須立足於今天的建設,工程業停滯不振絕非國家之福。
再者,近年來全球暖化的陰影籠罩,自然災變頻仍。很多科學家、環保專家乃至媒體人仕都一再提出警訊,也常指責工程是禍首。其實好的工程師本來就應該考慮環境的衝擊,而日後問題的解決也仍然只能靠工程師。所以,在此呼籲工程同道們不能再拘泥於既有的方法,而應以環境及人本為重;創新、關懷,重振社會對我們的信心。
受獎,是代表對個人過去的肯定,也代表對將來的期待。值此受獎的時機,抒發一些個人的感想;若有不當,敬請指教。願與所有工程同道們共勉。
謝謝,在此祝各位身體健康、事業順利;也提前祝賀各位端午佳節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