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

  • 字型

綠色工程案例分享

         
台9線南迴公路安朔高架橋-「藏橋於林」最大建設效益,最小生態影響,融入節能減碳及永續經營理念,與世界節能減碳潮流接軌
         

》》推進工程開發兼顧生態保育及環境永續

台9線南迴公路既有山區路段,路線蜿蜒,縱坡起伏大、線形不佳且路寬不足,易因災害受損而交通中斷,除人命財產損失外,對區域經濟及產業運輸造成重大影響。交通部公路總局有鑑於民意殷殷期盼,遂積極推動「台9線南迴公路拓寬改善後續計畫」,以橋梁、路堤及隧道方式新闢建雙向四車道公路,避開原南迴公路地質脆弱段,截彎取直,提供一條安全、穩定、群山圍繞藏橋於林優美的回家道路,提升區域運輸系統功能及東部地區醫療品質。

「安朔高架橋」標總長6.3公里,被譽為全台最美公路之一,沿溪谷採中、大跨徑之高架橋布設,以減少落墩及開挖,由台灣世曦設計、監造。本工程係以最大建設效益及最小生態影響,採用無場撐低干擾工法(不落支撐之自動工法)及高橋墩施工(高達20層樓),高架橋長4.84公里,猶如巨龍穿梭於山谷,因地制宜克服地形限制;施工期間並採環境監測兼顧山林友善生態。

 
》》綠色工程及營建特色

設計階段已採用符合環保、節能概念之綠色工法、綠色材料、綠色環境等設計方式,並融入節能減碳觀念及永續經營之理念。營運階段安朔至草埔11公里,行車時間僅需13分鐘,平均每日估約9,287輛車行駛,較原先行駛台9戊線,年減3,762噸碳排放,相當於為地球種下10座大安森林公園。安朔高架橋施工期間總體方面共減碳24,060噸CO2e,相當於62.5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固碳量!(註:依農委會每公頃森林一年可吸碳15公噸換算)

  • 經濟性:
    1. 使用高強度混凝土,可縮減結構量體,減少水泥、砂石及降低鋼筋用量,增加混凝土施工性
    2. 以飛灰、爐石取代水泥
    3. 隧道、橋梁開挖剩餘土方提供路堤回填、養灘及保護台9線路基安全
    4. 採用多孔隙排水性道路(透水瀝青混凝土)鋪面,降低行車噪音、熱島效應及雨天減少胎面水霧濺起
  • 友善環境:進出施工道路設計採鋼便橋,減少對生態及動植物影響,並辦理各項動物保護、碳足跡盤查、環境監測等各項友善環境之作為,榮獲104年度國內環評追蹤考核第一名
  • 營建四化提升施工安全性:橋梁結構均採箱型梁設計以達設計標準化;墩柱採鋼筋籠模組化預組施工以達構件預鑄化;橋梁大量採用支撐先進工法及懸臂工法以達施工自動化(機械化)及人員專業化。
  • 落實營建逕流廢水排放管制。

工程減碳,環境永續

》》取得工程碳足跡查證聲明書

施工階段導入碳管理暨碳足跡盤查工作,並融入節能減碳觀念及永續經營之理念。2013年啟動碳管理計畫,歷時6年多艱辛施工同時進行碳盤查工作,2019年完成碳足跡查證工作,取得「合理保證」等級碳足跡查證聲明書ISO-14067,同時建置本土化碳排放係數資料庫,推動產業節能減碳。

》》創新-中空柱及高性能混凝土
  • 使用高強度混凝土,係以減少構造物體積及自重,縮減基礎規模,減少開發範圍。
  • 下構使用自充填混凝土(SCC)減少水泥用量(45%爐石粉取代水泥)。
》》工區內自設混凝土預拌廠,有效降低材料及運輸之碳排放量
  • 原預估外部預拌廠運輸能耗:5,498噸CO2e。
  • 實際自設預拌廠運輸能耗:1,374噸CO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