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

  • 字型

綠色工程案例分享

         
自來水管網水理模型建置應用及工程維運等系統擴充
         

建立供水分區管網模型,分析瓶頸、新增幹管之預模擬,降低加壓站設計水頭,達成節能成效。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為達成永續發展目標,擬定供水管網改善長程計畫(95年-114年),期望將管線漏水率降低至10%,讓臺北成為宜居永續城市,並持續推動管網改善工作、促進節能減碳,打造直飲、效能、永續的臺北好水,以提供用戶質優量足的自來水。
》》建立數位孿生,打造臺北自來水智慧化資訊管理系統 2.0

除建立數位孿生的基礎模型外,更強化自來水管線圖資與水理分析結果的即時應用,將水理分析軟體元件整合至106年所開發的臺北自來水智慧化資訊管理系統(Water Intelligent System of Enterprise, WISE),建立新一代2.0版應用系統,結合即時監控資料,進行擬真(Live)模型研究及試作,以模擬供水分區管網的水壓與流量,藉由試作及驗證過程,來進行即時(Real-time)水理模型應用情境未來規劃。

  • 系統可依據歷史資料,搭配數據分析方法,並結合監控24小時資料值,進行即時大數據分析,當有數據異常時,可即時於地圖顯示,結合追蹤分析,讓監控中心同仁於系統可瞭解影響所及範圍,進行輔助決策。
  • 當發生爆管漏水時,監工透過行動裝置,藉由管線圖資拓樸自動化應用,結合智能斷水追蹤功能,自動計算停水影響範圍,可確認需關閉開關及受停水影響用戶統計,加速漏水處理,避免災情擴大。
》》數位創新應用對專案的具體4大效益
》》系統開發成果執行效益之8大面向
  • (一)自動化建模節省作業人力成本
  • (二)自行研發水理校正工具降低軟體採購費用
  • (三)北水處核心系統同仁業務重要利器
  • (四)漏水率逐步下降
  • (五)完成跨機關整合協作
  • (六)跨機關整合協作
  • (七)增進防災決策功效
  • (八)預先通知民眾有感
》》本專案創新應用流程,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面向進行分析
  • 第一階段先擬定系統應用長程計畫,分年分期逐步推動。
  • 第二階段則是水理應用的擴展,將過去研發創新的構想,交由專業廠商開發實作,逐步推進分析成果應用,另外是機關內部大量資源投入及首長支持,才能充分達成需求訪談及經費爭取。
  • 第三階段達到智能管網加值應用。
  • 作業成果榮獲金圖獎第15、18屆最佳應用系統獎、2023創意提案競賽跨域合作獎特優、2022智慧臺北創新獎特優及2020台北市傑出資訊創新第1名。
》》積極參與研討會發表及開發成果競賽